在进行财务分析时,资产负债表是重要的数据来源,结合其他报表的数据以及非财务数据顶级配资,能够全面展示企业的现状。但如果现在只有一张资产负债表,在获取信息有限的情况下,是否还能通过分析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呢?或许下面的思路能够给你一些帮助。
1理解资产负债表的关键词:平衡
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利用了会计平衡的原则,这一点从“资产=负债+所有者权益”公式的建立就能看出来。但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,只是一种表象顶级配资,本质上体现的是资金来源与资金用途的平衡。
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显示资产,资产是对资金的占用,告诉我们“钱用到哪儿去”;而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展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,两者均为企业的资金来源,回答我们“钱从哪儿来”。企业使用的资金不可能超出获取的资金,这就是平衡的意义。企业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:股东投资和借债。企业创立时,股东需要实缴部分资金,经营中获取的利润,在进行股东分红后,剩余部分留存在企业账户中,这些在资产负债表中形成所有者权益;随着企业经营,根据业务的性质或是资金需求,形成了各种类型的负债,权益和负债共同承担着企业的资金需求。由于负债形成原因的差异,我们可以继续将负债进行分类。部分负债需要企业归还的并不是钱,而是商品或服务,例如预收账款,是客户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的现金,但后续大概率不需要将资金退还,而是需要企业按照合同来提供商品或是服务。还有部分负债是需要企业还款的,可以进一步将其拆分为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。有息负债一般为借款,可能是向银行、金融机构、关联企业申请的,需要按照约定支付利息,企业承担相应的资金成本;无息借款为应付账款、应付职工薪酬、应交税费、其他应付款等,这些都是企业占用供应商、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资金,不会增加资金成本。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,从上到下是按照流动性进行排列的,可以将其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。流动资产可以通过交易来快速变现,原本的资金占用可以通过业务运转来形成新的资金流入企业;而非流动资产则无法通过出售来增加企业资金,只能通过经营来获取收益,相比一次性支出的大笔投入,后续每期的收益可能很少,投资的回收期就会拉长,资金回流变慢。资产负债表的平衡,也需要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、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达到平衡状态,这一点可以通过财务指标分析来进行验证。
2常规财务指标分析: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顶级配资
由于企业经营的资金来源包括负债的部分,所以偿债能力一般是我们拿到资产负债表后最先关注的财务指标。通常会使用资产负债率、产权比率、流动比率、速动比率等指标,衡量企业的长期和短期偿债能力。上面提到有些负债不需要归还资金也没有利息,这时就可以将财务指标计算公式进行调整,更有利于偿债能力的评估。营运资金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,也能够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。当企业的营运资金为正数时,说明流动资产足以覆盖流动负债;反之,则证明企业的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,部分长期资产是以流动负债作为资金来源,增加了财务风险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营运资金金额较大,说明企业的资金较为充裕,但同时也意味着企业的资产利用率不高,缺乏合适的投资机会,因为闲置资金放在账面上,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很少,需要将其投入到经营中,才能获取持续的利益。资产负债表中显示企业有短期或长期借款,那么结合留存收益的增加额,可以粗略计算出利息保障倍数。利息保障倍数能够看出企业的利润是否足以覆盖借款利息,这个数字越高,代表企业偿债能力越强。无论是将流动资产变现还是用非流动资产创造收益,企业都是使用资产来偿还借款,那么对于资产的质量分析就变得尤为重要。需要关注一些大额的报表项目,特别是流动资产中的存货、应收账款、其他应收款。存货积压会增加贬值的损失,降低变现速度,影响企业的资金运转;应收账款是被客户无偿占用的资金,无法快速收回会增加坏账风险;其他应收款中可能有被股东占用的部分,或是员工借款,这部分不仅导致企业资金流出,还存在一定的经营和法律风险。上述的这些问题,都会导致流动资产质量下降,也就是无法及时变现来补充资金,如果不将其剔除则会高估企业的经营情况。对于非流动资产来说,可以计算资本固化率,也就是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。资本固化率越高,代表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放在了长期项目上,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用于经营周转的流动资金,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固定成本的负担。需要将资产利用率提升到一定程度,才能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,如果出现大量资产闲置,企业不能获取足够的收益,增加经营风险。利用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值,可以考察固定资产的成新率。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越长,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值越高,资产可能面临磨损增加、产能下降、徐璈更新换代、维护成本增加等情况,影响企业的成本和收益。非流动资产中除去固定资产,还会有无形资产。无形资产是企业研发形成的专利、技术等非实体资源,无形资产金额较大,则需要考虑是否与企业的业务相符,是否真的能为企业创造收益,如果无形资产中包括商誉,那么就需要关注商誉形成的原因以及评估存在的减值风险。财务指标的计算很简单,但若想从中发现问题,就需要对异常的数据及变动进行深入思考,剔除资产质量对于数据的干扰,分析其可能形成的原因,联系相关指标的变化来考虑是否存在造假等人为影响因素,才能还原企业真实经营情况。
3利用数据勾稽关系: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问题
资产负债表的左右都是由各类明细项目组成,考察每个项目占总体的比重,能够弄清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与当前占用资金最多的项目,并且知悉企业的一些经营策略。例如企业采用轻资产的经营方式,所以固定资产占比较低,大部分固定资产都采用租用的方式,租金会体现在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中。还可以将某一项目的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进行对比,以便发现异常的变化。例如在建工程的期末余额相比期初毫无变化,如果工程仍在进行,应该每期都会有发生额,如果工程停止,就需要考虑是否出现问题导致延误,或是工程已完成但未结转到固定资产中。由于“有借必有贷、借贷必相等”的原则,财务数据的变化通常是联动的,不同项目之间的变化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,勾稽关系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。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相比期初余额有所下降,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正在消耗账面的沉淀资金,如果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期末余额没有增长,说明消耗的资金不是投入到资本支出中;再考察其他应收款是否有异常增长,评估是否有企业内部人员占用资金的情况;如果以上情况都未出现,那么企业通过经营就无法获取正向的现金流,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通常也是负数。在企业留存收益的期末余额与期初相比有增长的情况下,观察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增长幅度,大概率应付账款的增长幅度会高于应收账款,企业为客户垫付成本,导致资金压力增加,只能消耗账面资金来维持经营。随着收入增长、客户账期拉长,资金缺口会越来越大,企业面临的竞争增加、经营压力加重,沉淀资金无法满足需求时,企业就需要寻找外部资金进行补充。如果企业向银行申请了借款,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会增加,需要考虑企业收益是否能够覆盖借款利息,通过平均留存收益或货币资金与利息金额的对比可以得出结论。随着还款期的临近,需要观察货币资金余额与借款金额的差异,如果货币资金余额远远超出借款金额,企业的还款压力就很小,因为账面有足够充裕的资金;若货币资金余额低于借款金额,就需要评估哪部分流动资产可以快速变现,否则无法按时还款会影响企业的信誉,造成一连串的影响。利用数据的勾稽关系,就是将数据的变动按照业务逻辑关联起来,因为业务的每个环节都会引起报表项目的变化。只有摸清变化以及变化之间的关联,才能更加快速地掌握当前的状况,通过分析发现经营问题。在进行分析时,不能忽略表外信息的影响。企业所处的行业,依据行业特性会对财务指标形成不同的评价标准,例如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都较高,垄断行业的应收账款较低。企业所处不同的发展阶段,对于财务指标的评价也会产生影响。例如初创期企业会更加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来获取资金,而随着发展,借款的比重会开始增加,企业资本结构出现调整。部分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管理层的稳定性,也会影响资产负债表的数据,特别是在上市公司中。当管理层出现交接时,可能会集中清理长期挂账的项目,导致报表数据出现异常变化。清理的目的是为了划清责任,同时也是为企业下一年业绩做铺垫。或有事项不会直接在报表中披露,但其中隐藏潜在的风险。例如企业为第三方借款进行抵押或是担保、正在进行中的大额诉讼、权属存在争议的无形资产等,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经营和财务风险,后续落实则会影响企业的收益,需要单独进行考虑。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,不能独立看待每个报表项目的数据,需要更多地考虑关联性。财务数据或许可以造假,但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却无法改变,总能够从关联变动中寻找到蛛丝马迹,以此来穿透数据的迷雾,看清企业的真相。来源:漫谈财管顶级配资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好点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